|
|
|
新闻详细信息 |
|
|
|
|
田子源的草书艺术 时间:2011-11-25 9:13:50 点击次数:7976 |
田子源的草书艺术
申 鹏
田子源自幼喜爱书法。几十年来,浓厚的书法情结牵引着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和求索。早期临习《瘗鹤铭》、《石门颂》,尤其喜黄庭坚的《松风阁》 。但因早期忙于学业和事业,练习书法时断时续。自1989年他调入市委机关后,因工作已驾轻就熟,所以业余时间开始集中研习书法。他选择了以草书为主攻方向,临池练笔、强线固画、锤炼笔性技法。他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阅历体验和感悟草书,并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和定力挥运翰墨、冬夏不断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一个偶然机会,他在旧书摊上买了一本曾熙临的《瘗鹤铭》,爱不释手,临池不辍。《瘗鹤铭》中的字,大小、长短悬殊,各随性情,大的占地阔绰,舒张雄伟,结构紧密,如“势、尉、禽”等字,小的收缩精悍,更是精密无间,如“仿佛、上皇、表留”等字。《瘗鹤铭》本身所具有的书法特色中既有碑的骨力洞达,豪放雄浑,又有帖的飘逸洒丽,蕴藉典雅,实乃碑与帖的完美融合。在面对同一取法对象时,书学观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创作指向和书美特征。黄庭坚作为宋代帖学尚意书风的四大家之一,必然会从帖学的审美眼光来看待《瘗鹤铭》。清代康有为曾指出:“宋人书以山谷为最,变化无端。深得《兰亭》三昧。田子源都深深体悟出《瘗鹤铭》的内理所在,从而化出自成一家的书法新境。
田子源的书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时期,前期主要学习黄庭坚。黄山谷的书法艺术对他启发很大。在学习草书当中,他善于观察生活,提高悟性,在草书创作上逐步探索,研究黄庭坚纯熟的用笔和布局平衡原则,提高自己的技法水平,涉足书外知识的积累,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,练好内力,借鉴和学习黄庭坚的笔法精髓,勤学苦练,用心揣摩,在临摹与实践中达到自身对草书的感悟个性,形成自己特有的面目,在草书艺术上有了点成就。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痛快淋漓、自求新意,追求大气磅礴的大效果而非斤斤计较于点画的精到与规整,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。正如清包世臣说:“书道妙在性情,能在形质,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,形质当于目而有据。”激情的自由抒发和宣泄,是这个时期草书作品的主要特点。
之后,田子源转攻小字草书,其用笔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,书写酣畅淋漓,章法率意自然,用笔更加娴熟。追求雅俗共赏的书法审美趋向是田子源作品的显著特征。作品总体给人以自然流畅、安静恬淡的感觉,细看却又纵横捭阖、气象万千。主要表现在布局合理、章法多变,错落有致、宽博自然,浓淡干湿、层次分明,让人有轻松悦目之感。在他的草书作品里,能看到古今名家张旭、怀素、林散之、于右任和毛泽东的影子,但又有鲜明的个人面目和独特风格。
多年来,田子源遍临真、草、隶、篆诸体名帖,吸纳营养、丰筋活骨,从而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功底,而且他诸体皆能,对各种形式都能很好地驾驭。
田子源对毛主席诗词更是情有独钟,中学时代的基础,他现在还能背诵20多首毛主席诗词。和所有喜爱毛主席诗词的人一样,他喜欢毛主席的诗词,不只是喜欢领袖的诗人才气,更喜欢毛主席那诗中伟人的大气---那种胸怀之宽阔,诗中豪放之气魄有如祖国的山川湖海,使人读来就能感受到一种“登高望远”,那是一种怎样的舒怀!在《沁园春。长沙》中,最能体现诗人这种胸襟和气魄的就是“怅廖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了。 “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物霜天竞自由。”这一段写得多美!由一个“看”字开头,连惯直下,一气呵成。远望:万山红遍;近看:漫江碧透;仰视:鹰击长空;俯察:鱼翔浅底……远近高低,尽收眼底!田子源的很多作品都是以书写毛泽东诗词为内容的。从他的作品来看,其笔意书风与毛泽东的诗意在内容和形式、神采与形质上是相契合的,很好地表现了毛主席诗词或大气磅礴、或激荡回肠、或催人奋进的意韵景象。正所谓“驱笔墨于腕底,合情调于纸上”。
田子源不仅是一位书法家,还是一位花鸟画家,他的绘画有齐派大写意风格,其作品始终给人一种清新自然、世外桃源般的美的享受,那一粒粒清澈透明的葡萄,一架架“福禄”吉祥的葫芦,一束束魂梦牵绕的紫藤,一只只憨态可掬的芦雁,还有梅兰竹菊“四君子”,无不彰显出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力和淡然尘外的清凉心境。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各类村舍景物,形成个性鲜明的田园画风,给人以朴素自然、妙趣天成、心旷神怡的美好享受。
|
|
|
|
|
|